搜索
搜索
/
/
凝心集智謀課程改革,結對共建聚育人合力——山東省普通高中歷史學科課程教學改革深化行動研討會在濟寧市第一中學成功舉辦

- 校園新聞 -

資訊分類

凝心集智謀課程改革,結對共建聚育人合力——山東省普通高中歷史學科課程教學改革深化行動研討會在濟寧市第一中學成功舉辦

      立德樹人為本,課程改革為先。為深化歷史學科課程教學改革,加強省級歷史學科基地內涵建設,提升歷史學科育人能力,強化歷史學科在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培育學生歷史自覺、堅定文化自信、加強人才自主培養(yǎng)質量的支撐作用,11月12日-13日,在濟寧市第一中學隆重舉辦了山東省普通高中歷史學科課程教學改革深化行動研討會。本次研討會由濟寧市教育局主辦,濟寧市第一中學、鄒平市第二中學、煙臺第一中學、濰坊中學和泰山中學五個省級歷史學科基地校承辦,山東金太陽教育集團協(xié)辦。出席本次會議的嘉賓有濟寧市委教育工委委員、市教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張偉,濟寧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吳昭洪,泰山中學黨委書記兼校長張連剛,濰坊中學黨委書記兼校長趙洪東,濟寧市教育局基礎教育科科長蔣浩然,濟寧市第一中黨委副書記、副校長李建,鄒平市第二中學教科研主任劉慶亮,煙臺第一中學辦公室主任陳文志,貴州省銅仁市教研員陳甜等。此外,全省多所高中學校的歷史教師與各地市教研員以及來自貴州省銅陵市的歷史教師們也歡聚于此,共襄歷史教研盛會。

 

 

      研討會開幕式由省級歷史學科基地首席教師李成順主持,張偉與李建先后致開幕式歡迎辭。

 

 

      張偉在致辭中介紹了濟寧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高度肯定了濟寧一中在學科基地建設方面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效,指出了課程改革在當前高中教育中的重要意義,為學科基地下一步的發(fā)展謀劃了方向。

 

 

      李建代表濟寧一中向遠道而來參會的歷史教師、教研員們表示熱烈的歡迎,并指出課程建設與課程改革是濟寧一中一以貫之的一項重要工作,歷史學科認真領會國家關于課程改革的精神,緊緊把握新課改與新高考的脈搏,貫徹落實各項新課改要求,在課程建設上取得了卓越成績。

 

 

 

      領導致辭后啟動學科基地育人共同體簽約儀式。伴隨著莊重而喜慶的音樂,五位省級歷史學科基地校的領導一同上臺,在全體與會人員的見證下,完成了學科基地育人共同體的簽約。學科基地育人共同體的建立,將進一步凝聚起各基地校在課程改革過程中優(yōu)勢,實現(xiàn)優(yōu)質歷史教育資源的共享與優(yōu)質歷史教研平臺的搭建,不斷豐富歷史學科的育人路徑與育人內涵,取得歷史課程改革關鍵環(huán)節(jié)中的新突破,并對全省各高中學校歷史學科的課程建設起到輻射引領作用。

 

 

      簽約儀式結束后,全體與會人員在圖書科技樓前合影留念,用鏡頭記錄下了此次教研盛會的熱烈,用畫面定格下了基地校間深厚的友誼。

 

 

      隨后,在鄒平二中教科研主任劉慶亮的主持下,李成順作了題為《新時代背景下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改革的實踐探索》的專題報告,從課程教學改革的話題緣起、關鍵節(jié)點、實操舉例三個角度闡述了當前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改革中應秉持的理念與應追尋的方向。李成順結合著自身的教學實踐以及長久以來對歷史教育的思考,鮮明地指出了當前在中學歷史教學中所存在著的一些誤區(qū),包括對課程標準與教材認知錯位、過度依賴教學資源網與教輔圖書等。針對課堂教學改革中的認知誤區(qū),李成順通過翔實的高考題案例,分析了當前新高考對課堂教學改革的要求,為與會教師們指出了一條在課堂教學中落實新課改理念、契合新高考要求的康莊大道,令與會教師們耳目一新,受益良多。

 

 

      教育部山東師范大學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主任、山東師范大學基礎教育研究院院長、濟寧市教育局副局長車麗娜在下午的專家講座中以《基于課程建設的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為題做了專題報告。車麗娜教授從教育學的宏觀角度出發(fā),闡述了課程的定義和發(fā)展歷史以及國家對于課程改革的相關要求,幫助與會教師們明確了課程改革的歷史由來與實現(xiàn)路徑。同時,車麗娜依據(jù)著相關課程理論,圍繞“課程建設”闡述了課程建設對于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學校整體發(fā)展、學科發(fā)展的重要意義,并結合著歷史學科自身的學科性質,向與會教師們提出了倡議,指出歷史教師應該有宏觀視野,關注課程建設與課程開發(fā),真切發(fā)揮出課程育人的作用。

 

 

      專家講座后,在首席教師李成順和歷史教研室主任高艷紅的帶領下,全體與會人員先后參觀了濟寧一中校史陳列館和省級歷史學科基地。他們或是漫步于校史館之中,認真端詳著校史館中所陳列著的每一件校史文物,聆聽著學生志愿者們對于百廿校史的講解,品味著濟寧一中的百廿歷史文化;或是駐足于省級歷史學科基地之內,觀摩著學科基地建設過程中取得的一系列成果,欣賞著學科基地多功能歷史活動教室的新奇,感悟著省級歷史學科基地的豐富內涵。參觀過程中,與會教師們不時地發(fā)出陣陣贊嘆,不停地地進行拍照留念,對我校的校史館和學科基地建設給予了積極的稱贊。

 

 

      研討會第二日,我校竇琳琳、鐘昂兩位老師及首席教師李成順分別進行了示范課展示,通過課例的形式向與會教師宣介了濟寧一中在核心素養(yǎng)導向下的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成果。鐘昂執(zhí)教了《明至清中葉的經濟與文化》一課,通過引領學生基于教材進行問題思考來落實基礎知識,通過高考題進行考教銜接來深化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通過引導學生回顧初中知識進行特定時空下的中外對比來拓展學生思維。整節(jié)課既有趣味性,又富含深意,同時還有著對現(xiàn)實問題的思考,令學生得到了許多收獲

 

 

      竇琳琳執(zhí)教了《新航路開辟后的食物物種交流》一課,通過食物物種的交流來透視人類文明的演進和世界整體聯(lián)系的加強。竇琳琳既從宏觀的角度著手,設計了多張歷史地圖,引導學生通過地圖來認識世界范圍內物種的整體交流,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能力;又聚焦于微觀的角度,通過分析英國的飲茶文化,來全面發(fā)散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認識到新航路開辟后的物種交流給世界所帶來的一系列革命性影響,啟迪學生的智慧。

 

      首席教師李成順向與會教師們展示了他基于新課改要求所開創(chuàng)的特色課堂教學模式,執(zhí)教了選擇性必修二的《交通與社會變遷》《醫(yī)療與社會衛(wèi)生》兩個單元。課堂上共有十二名學生,分為兩個小組,另有一名學生擔任主席。兩個小組根據(jù)課標的要求,以教材及其他歷史資料為依托,自主開發(fā)歷史問題。課堂開始后,在主席的指令下,兩個小組互相向對方提出本組成員所共同開發(fā)的歷史問題,由對方小組成員做出回答。在經過多輪問答直到沒有人再進行補充后,由主席做出關于這一問題的總結性發(fā)言,并由李成順對學生所開發(fā)出的歷史問題和在課堂上自主生成的歷史結論進行點評,幫助學生認識歷史知識蘊含的核心價值,明確高考考察方向。在思維碰撞中,一個個自主開發(fā)的歷史問題被學生自主所解決,在問題開發(fā)與結論生成的過程中,學生也自然地內化了歷史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適應了新高考的育人要求。

 

 

 

      課例展示后,山東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樓建軍教授對此進行了精彩的點評。樓建軍稱贊了濟寧一中在課堂教學改革上的突出成就,三節(jié)授課都很好地體現(xiàn)出了濟寧一中作為省級歷史學科基地的教學水平。鐘昂和竇琳琳的課都能關注到學生,整體教學的設計也契合新課改的要求,探究性問題的設計富有深意,對材料的選取也充滿著新意。同時對于兩節(jié)課中存在的一些不足,樓建軍也提出了自己的指導意見。對于李成順的授課,樓建軍給予了高度的評價,認為課堂真正體現(xiàn)出了學生為主體,教學具有很強的示范引領作用。

 

 

 

      研討會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為論壇交流,由濰坊市教科院高中歷史教研員張明祥主持。五位省級歷史學科基地校的首席教師共同登臺,就學科基地建設和課程改革中的一些突出問題進行了問題共答。各基地校首席教師依次圍繞著“如何量化學科基地建設成果?”“省級歷史學科基地如何推進新一輪的教育教學改革?”等問題分享了自己的見解,進一步總結了學科基地建設和課程改革的經驗,凝聚了省級歷史學科基地建設中的的智慧共識。

 

 

      謀課程改革,聚育人合力。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如何更好地在歷史課堂教學中實現(xiàn)立德樹人落實、核心素養(yǎng)達成和思維品質提升,建立起有效的實施與落實機制成為了廣大歷史教育工作者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本次研討會的召開,有效地回答了這一問題,破解了困擾當前歷史課堂教學與課程改革中的諸多頑瘴痼疾,促進了與會人員教學理念和教學思想的變革,推動了我省中學歷史教學工作的新發(fā)展。學科基地育人共同體的建立,也進一步深化了各省級歷史學科基地校之間的合作,強化了歷史學科基地的教研實力與育人實力,優(yōu)化了各基地校的學科建設方案與課程改革機制,發(fā)揮出了省級歷史學科基地的品牌集群優(yōu)勢,擴大了學科基地的影響力與輻射范圍。我校將抓住此次研討會的契機,繼續(xù)豐富省級歷史學科基地內涵建設,扎實推進課程改革和育人方式的變革,砥礪深耕,履踐致遠,擦亮濟寧一中首批省級歷史學科基地的教育品牌,為我省的歷史教育工作做出更突出貢獻。

 

來源 | 歷史教研室

撰稿 | 孟凡華

審核 | 高艷紅

審批 | 李成順

編輯 | 黨政辦公室

       濟寧市第一中學始建于1902年,初名為直隸州官立中學堂,系清末山東省興辦“新學”之一。1931年起為“山東省立第七中學”;1942年至濟寧市解放前夕,為“山東省立濟寧中學”;1951定名為濟寧第一中學。1962年被確定為山東省重點中學,1981年成為省教育廳確定的辦好的19所省重點中學之一,1992年被山東省教育委員會命名為省級規(guī)范化學校。

   校區(qū)地址

北湖校區(qū)(濟寧市太白湖區(qū)圣賢路11號)

太白校區(qū)(濟寧市任城區(qū)南北晁家街1號)

任城校區(qū)(濟寧市任城區(qū)任和路路北科苑路西)

日韩综合网在线视频免费,亚洲av无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人妻无码免费一区,2021国产精品久久无码视频